Monday, 13 May 2013

精油的安全法则


@怎样滴精油?

许多初学者对于精油DIY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滴精油跟分装晶露了。精油的使用是以滴数计算,有时也会写成d,例如:薰衣草5滴,或是薰衣草5d
有些精油比较黏,不好滴,有些精油比较轻,随手就好多滴出来,怎么控制滴数呢?给妳两个方法:
1、最好的方法还是购买滴头瓶,用滴头是最容易控制滴数的。
2、精油瓶的滴头有一个特征,一定有一个较长的滴口,跟一个进气孔,请仔细观察,较长的滴口深入精油瓶的那一端,不在正中央,所以要滴精油的时候,手法是:旋转瓶子,让进气口保持在上方,较长的滴口管在下方的角度,可以让精油滴出时略快,比较黏的精油要这样滴。反之,进气口在下方,可以滴得略慢,适合比较轻的精油。正常的滴法,20滴约为1ml也就是1cc,芳疗师务必熟练相关技巧与换算,才能顺利的操作精油的调配。


~~~~~~~~~~~~~~~~~~~~~~~~~~~~~~~

Handy Measurement Chart

25-30 drops  = 1 ml (will vary with viscosity)
5ml  = 1 teaspoon
15ml  = 1 tablespoon

Metric to Imperial
10ml  = 1/3 of an ounce
30ml  = 1 ounce


Essential Oil diluted in Carrier Oil

1% dilution for children & elderly - 7 drops into 30ml of carrier oil.

2% dilution for body massage - 15 drops into 30ml of carrier oil.

3% dilution for isolated area massage - 23 drops into 30ml of carrier oil.

4% dilution for localized areas only - 30 drops into 30ml of carrier oil.

~~~~~~~~~~~~~~~~~~~~~~~~~~~~~~~


@怎么保存精油

1、精油只要放在室温即可,但是你可能考虑到冬夏的温差,夏天白天可能都有30度以上
     所以避免温差太大最好的方式是放在室内没有阳光照射的木制的柜子或是抽屉里。
     因为木头可以维持较好的温度与湿度,较能做到冬夏的恒温!
2、不建议放在冰箱里,因为冰箱的温度较低
     经常拿出来使用后再放回去,经过冷藏与室温的温差更大,对精油保存不利。
3、考虑避光性,所以棕色瓶比蓝色或绿色瓶更好(虽然有时候考虑蓝色瓶与绿色瓶比较漂亮)。
4、温度范围在摄氏25度至10度之间最宜。
5、保存在木盒、木制家具中比铁柜适宜。
6、尽量少接触空气,每一次的开盖都会严重的挥发掉许多精油的成分。

@精油使用安全守则

1、精油不是万灵丹
绝对不要把精油当作治百病的仙丹,也不要幻想精油能解决所有疑难杂症。它是民俗疗法与协同疗法的一种,也就是说,现代人有病痛首先要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断,自行尝试用精油解决与乱服成药一样的危险。
精油的应用有其历史定位与经验法则,所有的精油应用心得都是前人累积的临床经验,但基于个别差异的存在,仅提供参考。在精油的知识推广与介绍中,使用者应尽量去接触与统计精油的各种应用案。例,借此了解精油的特性,但是除非经过正式的科学分析与归纳,精油并不能提供绝对的答案。

2、过犹不及
不要低估精油的浓度,记住:就算是一滴甜橙精油,也代表了十几颗甜橙的提练效果,使用上剂量要千万把握。也许您会因为同一种精油使用久了,慢慢对其气味变得不敏感,或者您就是很喜欢某种气味,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可因此任意擅自把该精油的比例调高。同理,也不能因为你希望精油能「快速」的发挥效果,就刻意加重比率,例如:苦恼于满脸的青春痘,就将茶树精油涂满脸部,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3、使用平衡感
因为短期内重复使用同一种精油过久过多,让你的体内与环境中累积该种精油过多,而产生使用失衡。当你使用时发生「对其气味不敏感」或是「特别喜欢某种气味」时,反而应该降低甚至暂停该种精油的使用浓度,直到你能找回正确的使用平衡感为止。不可以单独依赖特定的精油,尝试用方向相同的精油来取代,日常使用的应用方向,也该准备两种以上的配方组合,给自己不同的嗅觉刺激,也降低同种精油的使用累积,避免失衡。

@安全的使用方式:务必区分精油的差别
市面上常见的所谓「精油商品」有:

1、纯天然植物精油
从植物中蒸馏萃取出来的,植物精华,称之为essential oil,也是学苑所贩售、认定的精油。
假精油以化学合成、纯精油稀释、他种精油参入...等手法的劣质精油,依其手法的不同,个别有其判别或鉴识的方法。此种精油由于物性化性均不同,如果能模拟类似植物原味,应可作为香料香精应用,但既然不是取材自原植物,也不能以原植物的种种特性来应用。

2、香熏油
是以95%的异丙醇,调配水及香精油而成。异丙醇为高溶解溶剂,高挥发性易燃不可食用,不宜接触皮肤,绝对不可与精油混淆!

3、水精油
是将精油加入介面乳化剂,以便融入水中,达到稀释效果,与纯精油还是有相当差距,不可混为一谈。

4、自然阔香
精油本身具有一定的香气挥发性,精油中的有机成分如醇、单帖烯也有挥发性,所以将其静置于吸水纸、布料上,也可以自然将香气挥发出来。更好的作法是用透气材料包装木屑后做成芳香袋(或直接向学苑购买),滴入精油,可以放置或悬挂在通风处与橱柜中,达到阔香。

5、稀释使用
精油可溶于酒精、油性物质中如基底油,但微溶于水,在一般状况下,直接将精油滴入水中是可以享用的,但如果你非常希望精油能均匀溶解于水中,,最好加入乳化剂,最天然且最易取得的乳化剂就是奶精或鲜奶,你可以准备一小匙的奶精或全脂鲜奶,将精油滴入调云后,倒入水中。
您可以将精油滴入浴缸中做精油泡浴,或是加入无香精洗发精、沐浴乳中做配合使用,还是滴入数滴至水中稀释,作为室内喷雾、洗衣的清洗...等等,甚至DIY调配精油香水,都是很适合的生活应用使用法,不花什么钱添购设备,也能享受精油的好处。
如果精油调入敷面泥、面膜做敷脸时请注意,脸部毛细孔在此时被矿物泥或面膜封住时,会提高皮肤表面的温度,故吸收如与成效都会加成,所以再调入敷脸面膜时务必采低剂量(剂量是按摩时的标准剂量的一半为准)。尤其注意不可靠近眼部,用在脸部最适合的配方建议以晶露为宜,因为它的成分最温和。

6、以基底油稀释使用
.标准配法为5%,也就是每1cc基底油中,调入1d的精油,每10cc基底油调入总数10滴精油。
.使用对象为六岁以下儿童时,最高限定为3~4%,也就是每5cc基底油调入总数3滴精油。
.使用对象为六个月以下婴幼儿时,最高限定为1~2%,也就是每10cc基底油调入总数4滴以内的精油。
.用于脸部,成人浓度限于3%以下,六岁以下儿童禁用。
.以下精油需注意其浓度:柠檬香茅、香茅、天竺葵、香料类(如肉桂、黑胡椒、姜)、乳香。
   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精油复方调配时,浓度控制在2%以下。
.果类精油注意其光敏性,使用后避免不当日晒。
.蚕豆症(G6PD缺乏症)的小孩,含有樟脑、龙脑的精油务必避免:
   薰衣草、罗勒、佛手柑、芫荽、花梨木、芳樟叶、柠檬、百里香。
.严禁直接用于眼部、黏膜组织(如口腔内侧、阴部)。
.严禁直接吞服或其他侵入性治疗行为。

7、纯精油阔香使用
负离子冷喷阔香:以马达吹气,将精油雾化为负离子型态而扩散出来,这是最符合自然情境,维持原汁原味的植物性精油使用法,但是用了负离子阔香器后,精油更要注意品质,近来由于各家竞争激烈,各种负离子阔香器也纷纷出笼,除了设计制作的手工品质差异极大外,配套的精油也差异极大,使用不纯或化学合成的假精油对人体伤害不小,万一假精油中参了挥发性物质,经过雾化后成为易燃物,只要附近有人抽烟甚至可能引起爆炸,不可不小心!

8、加热使用
最常见的其实是加热使用法,这是指将精油滴入水中,然后加热使其气味散发出,造型典雅的熏香台,点个蜡烛或小灯,看来既有情调又很实用。
但是加热熏香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是:
.精油长期处于超过摄氏80度的高温,其成分会破坏,因此气味很快就会消失。
.如果不注意定时加水,万一烧干或温度超过,很容易引起火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